阿里云再次降价,这次CDN担不起

2023-08-25 3664阅读 0评论

阿里云再次降价,这次CDN担不起 第1张

阿里云又降价了!

在近日举行的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,阿里云下调了相关云产品和服务的价格。 其中,对象存储OSS价格下降了18.9%; 表存储价格降低高达50%; EOS云服务器各地区价格下调24%; 性能测试PTS白金版价格下调40%...

显然,这是对两三周前腾讯云在“2018云+未来峰会”上宣布全线降价的强烈回应。 在云服务领域,AT的价格竞争和激烈竞争仍在继续。

不过,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阿里云财力如阿里云,但在云服务中的重要板块CDN,其此次并没有宣布降价。 腾讯云此前宣布CDN价格下调20%。

其他很多领域反应强烈,但CDN领域却眼睁睁地看着腾讯云降价玩。 对于一向重视业务本质和业务逻辑的阿里云来说,此举很大程度上意味着,在其看来,CDN价格已经见底。

腾讯云原本可能以为阿里云之前一直在CDN领域降价,但现在继续降价,阿里云肯定会继续跟风。 没想到,这次阿里云并没有跟上。 就像小品《功夫》中赵本山和范伟竞标轮椅,范伟引用2000一样,赵本山并没有放弃自己。 不知道腾讯云现在会不会有像范伟一样被忽悠的感觉呢?

降价背后的三大原因

除了CDN最高降价20%之外,腾讯云还对其他多款云产品进行了降价。 例如AMD标准实例降价30%、搭载Nvidia P40卡的GPU型号GN8西南地区降价20%、针对批量计算量身定制的线下机种降价减少了 50%。 此外,成都、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全线数据库产品和COS存储价格也分别下调了30%和24%。

阿里云再次降价,这次CDN担不起 第2张

事实上,无论是腾讯云还是阿里云,持续降价主要由三个原因驱动:

云服务属于2B行业。 与2C行业不同的是,2C行业至少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,一个是平均日活跃用户数,也就是常说的“日活跃度”,另一个是收入; 对于2B行业来说,收入这一核心指标基本就剩下了。

因此,无论是内部考核,还是外部给资本市场讲故事,创造营收已经成为云服务企业的首要任务,而降价,在各厂商眼中,也成为增加营收最便捷的方式。 。 其中一条路。

除了增加收入之外,降价还可以有效地与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的竞争对手竞争。 《云消费与数字经济发展报告(2018)》数据显示,2017年下半年全国“云消费”总量较上半年增长66.5%,年化增速133.1%。 步步紧逼,比去年同期增长138.6%。

如此火热的“上云”趋势,自然也促使云服务厂商不遗余力地应战。 于是,包括CDN在内的云服务领域占比较大的行业自然就成为了以往降价的首选。

摩尔定律粗略地说,当价格保持不变时,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件数量每18-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,性能也会增加一倍。 换句话说,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,价格在不断下降。

后来摩尔定律也在集成电路之外,在TMT行业的大部分细分领域得到了验证。 当然,近年来,有很多观点认为摩尔定律已经开始慢慢失效。

但无论如何,阿里云、腾讯云在CDN等领域频繁降价,显然已经违反了摩尔定律,甚至违背了商业的本质和规律。

说白了,他们都是在用烧钱的方式增加收入,抢占市场,向资本市场交出更好的答卷,从而获得资本市场更大的估值和更多的资金支持,而继续投资进一步降价。

显然,这是一个理想的模型。 当降价幅度超过了资本可以接受的水平,而资本资金不足以跟上降价带来的损失时,此时云服务商应该怎么做?

价格触底后厂家如何应对?

过去,大家都认为价格战只是电商等2C端行业热衷做的事情。

但云服务领域的厂商告诉大家,2B端降价并不比2C端软:两年前阿里云曾创下一年降价17次的记录; 腾讯云1分钱竞购厦门政务云……腾讯云亮相2018云+未来峰会

全线产品降价,阿里云在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以降价回应降价。 云服务领域的价格战愈演愈烈,尤其是AT领域。

与腾讯云相比,经验丰富的阿里云显然更加成熟。

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面上喊话“云计算应该越用越便宜”,让客户非常感动。 当然,在云计算边际成本递减效应明显的领域,阿里云也确实做到了。

但其他领域,比如CDN,成本刚性很强,降价空间不大。 因此阿里云服务器处于离线模式,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下调了很多产品的价格,但CDN却丝毫没有降价。

事实上,如果仔细分析阿里云过往的每一次降价,你可以发现阿里云的降价或快或慢、或强或弱、或绷或放松,有做事却没做事。

阿里云再次降价,这次CDN担不起 第3张

相比之下,腾讯云稍微年轻一些。 在5月底的上一波降价中,CDN领域也纷纷降价,降价幅度高达20%。 腾讯云在CDN等刚性成本较强的领域降价,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因降价带来部分客户和收入,但持续降价也会带来巨大损失。

在与阿里云的激烈竞争中,体量还不算太大的时候,腾讯云可能更关心收入,而忽略成本和损失。 然而,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。 也就是说,如果这种损失已经到了腾讯云可以忽视或者不重视的程度,那么腾讯云在CDN等云计算领域的攻势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。

但如果腾讯云在CDN领域大踏步前进阿里云服务器处于离线模式,那么巨大的成本压力就会让它显得越赚越亏。

这样一来,你就会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,左右为难。 也就是说,降价策略给腾讯云带来馅饼后,也暗地里为其挖了陷阱。

事实上,阿里云在CDN领域并没有动作。 CDN领域的很多中小厂商要么消亡,要么联手,甚至断粮断米。 腾讯云已经提前提醒:CDN的价格确实很高。 结束了。

当然,腾讯云也有自己的想法,比如:降价——抢占市场、增加收入——高估值、大融资——继续降价……这样的降价闭环策略。 只是很多中小型厂商之前已经尝试过这样的想法。

当资本热钱涌入时,确实是一条快速做大做强的路径。 2017年,尤其是2017年上半年,包括青云、UCloud、华云、EasyStack、筑云科技、SpeedyCloud迅达云、博云博云、树人云、Hyper、数盟工场、北森云等都获得了大量资金。 但转眼间,云服务市场的融资案例越来越少。

当资本繁荣时,利用资本杠杆的力量快速增长是可行的,但当资本降温、价格见底时,继续维持悬而未决的价格战就值得怀疑了。

要知道,去年它仍然是互联网上最热门的共享单车领域。 如今摩拜正在将自己卖给美团,ofo则通过裁员等方式苦苦挣扎。 互联网的风雨无阻的变化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。

阿里云再次降价,这次CDN担不起 第4张

你是和别人一样对待自己,还是学我而死?

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数字王国发行权的竞争。 腾讯控制社交流的分发权,阿里控制商品的分发权,云计算领域涉及互联网基础设施流的分发权。

如果说互联网是基础设施,那么云计算现在已经成为基础中的基础。 用工业和制造业来比喻,云计算就是“母机”。 从这个意义上讲,云计算基础设施分配权的争夺具有更低层次、更重要、更长远的战略意义。

腾讯云利用阿里云的“降价法”来攻击阿里云。 是对待自己和别人一样,还是学我的人都会像我一样生而死?
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首先要明白,在互联网行业,没有一家公司是无懈可击的,哪怕是腾讯、阿里这样的庞然大物。

例如,腾讯最新季度财报显示,网络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速放缓,还出现了收入环比下滑、持续下滑等现象。在毛利率方面。 继续下降。

而阿里也受到了拼多多、云集等新电商的冲击,也在想方设法阻止新电商的崛起。

因此,在CDN领域,即使像阿里云这样大,也已经无力承担了。 可想而知,经过上次的非理性降价,腾讯云可能无法承受后续的降价。

退一步讲,即使业务部门有烧钱抢市场的欲望,资本市场也未必会同意。 而资本市场的投票,势必会在更高层面上影响腾讯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定力、决心和耐心。

阿里云再次降价,这次CDN担不起 第5张

毕竟,对于腾讯这样的上市公司来说,持续扩大营收和利润,为股东带来最好的投资回报始终是第一要务。

然而,拥有中国最大互联网用户和流量分配权的腾讯,有太多领域需要布局和深耕。 云计算虽然重要,但并不是腾讯业务体系的核心,甚至是“非卖品”。 不必要。

要知道,拍拍、搜搜都卖了,腾讯视频也差点被卖了。 如果腾讯云一味烧钱,结果谁能保证? 在互联网行业,前面的士兵还在激烈战斗,但后面的将军讲和甚至“投降”的情况并不多,比如当年的去哪儿……

如今慈云数据自营海外云服务器,高稳定高性价比,支持弹性配置,在云计算行业,腾讯云远远落后于领头羊。 按照腾讯以往的风格,如果业务未能进入前三,甚至第一、第二,以“业务+资本+流量”的形式出售也不是没有可能。 当然,排名也是相对的,也取决于与对手的体型差距。 你说即使给你第二名、第三名,但收入只是领头羊的零头,也没有多大意义。
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阿里云就安全。 因为至少从目前来看,腾讯对于云服务业务还是非常重视的。

在我的印象中,马化腾至少站过3次腾讯云的讲台。 在腾讯的产品和业务体系中,这样的高频平台很少出现。 而且,腾讯云与阿里云的对抗是“以小打大”。 比如在某个细分领域,阿里云的业务量是腾讯云的五倍。 如果阿里云跟进价格,将损失5000万元。

没错,降价对于腾讯云来说很难受,但是对于阿里云来说,如果不跟进,可能会失去市场,如果跟进,就会面临巨额损失,可能比腾讯还难受云。 这个时候,就到了比拼双方勇气和决心的时候了。

对于云计算,马化腾表示,“云是工业革命的驱动力”、“云时代需要良好的云到设备的智能连接”; 云计算和大数据被视为21世纪的石油,是阿里巴巴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之一。

当两家市值万亿美元的公司之间发生战争时,一切残酷的血腥与壮丽才刚刚开始。 (本文首发于钛媒体)


免责声明
1、本网站属于个人的非赢利性网站,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。
2、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,均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
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,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,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
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。
3、任何透过本网站网页而链接及得到的资讯、产品及服务,本网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
4、本网站所刊发、转载的文章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请在
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,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白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主机测评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664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目录[+]